本工藝標準針對新建110kV~500kV變電站工程,提出了土建施工技術要求及措施,具體包括:
(1)站區性建筑施工工藝技術要求,包括:進站道路、進站大門、圍墻、站內道路、電纜溝、操作小道、消防小室、護坡、擋土墻等;
(2)建筑物施工工藝技術要求,包括:墻體及抹灰、門窗、內裝修、外裝修、屋面、樓梯及欄桿、衛生間及衛生器具等;
(3)構筑物施工工藝技術要求,包括:防火墻、構支架基礎及保護帽、設備基礎、斷路器操作平臺、電抗器圍欄等;
(4)變電站內主要建筑物的混凝土工程均應按清水混凝土的尺寸控制要求進行施工,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的構筑物或設備基礎包括:主變基礎、防火墻、GIS設備基礎、電容器基礎、并聯電抗器基礎、構支架基礎保護帽、電纜溝道、消防水池等。
(5)給排水工程施工、安裝工藝技術要求,包括:雨水口、檢查井、閥門井、建筑雨水立管、給水機組、雨淋閥、合成泡沫噴霧系統、穿墻套管、水噴霧及合成型泡沫噴霧橫管支架等;
(6)通風空調工程施工、安裝工藝技術要求,包括:分體空調、通風機、風閥及風口等。
(7)其他要求,如沉降觀測點等。
本精細化設計、施工工藝標準針對上述范圍各施工工藝的不同特點,從設計及施工角度,分設計要求、施工工藝要點和樣板圖片等內容,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對變電站土建各工藝提出相應的建設標準及要求,目的在于提升××變電站設計精細化程度,提高施工工藝水平,統一變電站建成后的感觀效果,進一步實現設計、施工工藝的統一化、規范化和標準化。
第1章 站區性建筑施工工藝技術要求
1.1 進站道路
1.1.1 設計要求
(1)進站道路路線平、縱面按四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道路為公路型道路,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結構層總厚度57cm,自下而上分別為:下基層15cm厚(1.5MPa水泥穩定碎石,水泥摻量4~6%)→上基層20cm厚(3.0MPa水泥穩定碎石,水泥摻量4~6%)→水泥混凝土面層22cm厚(混凝土彎拉強度標準值4.5MPa)。設計典型斷面如下圖:
圖1.1-1 進站道路典型路面結構圖
(2)路面按圖紙要求設置接縫或傳力桿,不得遺漏。脹縫垂直于路面中心線,縫壁必須一致,縫中不得連漿。脹縫設于道路終點、道路交叉處、與站內道路相接處,其余路段視施工溫度每200~300m設一條。
(3)路基壓實度要求:
第一,填方區路面底面以下0.0~1.5m壓實度不小于0.94,1.5m以下不小于0.90;
第二,挖方區路面底面以下0.0~0.4m壓實度不小于0.94.
(4)進站道路路基填方、挖方邊坡應按設計要求坡比自然放坡或開挖,當填方路基地面坡度大于1:5時,應將地面進行挖臺階處理,每級臺階寬1m.
(5)路基邊坡采用植草防護。邊坡施工完成應及時完善道路的排水溝、截洪溝等排水系統,并立即進行植草綠化,防止降雨對坡面沖刷造成水土流失、影響邊坡的穩定。
(6)高填方、平曲線、橋面等較危險路段設置鋼筋混凝土柱式護欄,做法詳見國標圖集《道路》(93J007-8)。標注漆成紅白相間色。
(7)道路中心劃黃色車道分界虛線,道路邊緣劃黃色車道邊界實線,線寬10cm.
(8)材料要求:
第一,面層混凝土粗骨料(>5mm)宜采用巖漿巖或未風化的沉積巖碎石,應符合級配規定,最大粒徑不超過40mm,含泥量<2%;
第二,上基層水泥穩定碎石7d抗壓強度不小于3.0MPa,參考水泥摻量約4~6%;
第三,下基層水泥穩定碎石7d抗壓強度不小于1.5MPa,參考水泥摻量約4~6%。
(9)施工質量要求:
第一,路面板厚偏差≤10mm(每100m),板寬、板長偏差≤20mm(每100m),板邊垂直度偏差≤5mm;
第二,路面平整度偏差≤5mm(每50m);
第三,路面縱坡標高偏差≤10mm(每20m),相鄰板高差≤3mm;
第四,路面橫坡偏差≤0.25%;
第五,縱縫順直度偏差≤15mm;
第六,橫縫順直度偏差≤10mm。
1.1.2 施工工藝要點
(1)土基壓實完畢,應加強養護,控制行車,不得出現車槽,注意排水。
(2)混凝土攤鋪之前應檢查基層的寬、路拱與高程、表面平整度和壓實度是否符合要求,不符之處,應予整修。當在舊砂石路面上鋪筑混凝土路面時,所有舊路面的坑洞、松散等損壞,以及路拱橫坡或寬度不符合要求之處,均應事先翻修調整壓實。
(3)混凝土做面應符合下列規定:
第一,當有烈日曝曬或干旱風吹時,做面宜在遮陽棚下進行;
第二,做面前應清邊整縫,清除粘漿,修補掉邊、缺角,嚴禁在面板混凝土上灑水,撒水泥粉;
第三,做面宜分兩次進行。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無泌水時,再作第二找平。混凝土板面應平整、密實。
(4)混凝土面層澆注2~3小時后,要立即進行養護。混凝土養護期間和填縫前,應禁止通行。當達到40%強度時才允許人行;當達到70%強度才允許小車,輕型交通車通行;在混凝土澆灌28天后正常使用。
(5)脹縫板采用2cm厚瀝青木板,兩側刷瀝青各1-2mm,埋入路面,板高與路面高度一致。縮縫采用混凝土切割機切割,深度為5cm,割片厚度采用3mm,切割在拆模后進行,拆模時將已做縮縫位置記號標在水泥混凝土塊上,如橫向縮縫(不設傳力桿)位置正位于檢查井及雨水口位置,重新調整縮縫位置,原則上控制在距井位1.2m以上。切割前要求畫線,畫線時與已切割線對齊,以保證同一樁號位置的橫縫直順美觀,切割時均勻用力做到深度一致。脹縫、縮縫均灌注瀝青膠泥,灌注前將縫內灰塵、雜物等清洗干凈,待縫內完全干燥后再灌注。縮縫采用切縫施工方法,當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25~30%,方可采用切縫機進行切割。
(6)施工時,每天完成或因其他因素不能繼續施工時,應盡量做至脹縫;如不能,應做至縮縫處,并做成施工縫。
1.1.3 樣板圖片
圖1.1-2 進站道路效果圖
1.2 進站大門
1.2.1 設計要求
(1)進站大門為電動推拉門,通過門扇下設置的行走輪,在軌道上行走。門扇一般按6m寬門洞設計,高度為2.5m,門扇寬高可根據具體工程進行調整。